110學年度生醫光電所新生說明會開始報名啦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醫光電研究所將於4/24(六)舉辦110學年度新生說明會, 活動將邀請所上多位教授介紹專業的研究領域與實驗室特色, 也會有多位不同實驗室的學長姐在場,可以提供諮詢建議或協助帶領參觀實驗室。 當天現場會發「碩士班指導教授選填志願表」,碩士班同學每人均須和五位老師進行會談,可於當日和與會老師進行簡單會談後請老師簽名,志願表繳交期限將另行公告。 除了已經錄取報到的學生,也非常歡迎還未接到備取通知,但有意願先了解並參觀本所各實驗研究領域的同學到場參加!   *當日活動請全程配戴口罩,中午提供免費美味餐盒一份...

2020榮陽聯合研發成果發表媒合會 「AI for Medical」六項創新智慧醫療大放異彩

(圖片來源:本刊資料中心) 報導/吳培安、彭梓涵、巫芝岳 今(20)日,國立陽明大學與臺北榮民總醫院共同舉辦聯合年度研發成果發表媒合會,在AI for Medical 主題中,邀請六位榮陽醫師與教授,分享其在醫療AI上的創新應用。 周伯鑫:X光判讀胸腰椎骨折AI偵測系統 北榮骨科部脊椎外科周伯鑫醫師表示,在評估患者的骨折上,雖然電腦斷層掃描(CT)解析度更高,但花費更高、患者身體暴露的輻射線更多;相較之下,X光是健保局核准第一線評估工具、大部分 醫療院所都有,且有病人接受的輻射劑量少、醫療花費少等優點。...

恭賀吳育德教授領導團隊全球首個聽神經瘤AI判讀DeepBT問世,榮獲科技部「醫療影像專案」補助!

榮陽團隊全球首個聽神經瘤AI判讀DeepBT問世。(圖左:陽明大學研發長吳育德特聘教授、右:台 北榮總放射部郭萬祐主任。攝影/彭梓涵) 光科技部於2017年啟動「醫療影像之巨量資料研究專案計畫」,對全國科研界公開徵求合作計畫, 隔年由北榮、臺大、北醫三大醫療團隊啟動國內第一個跨院所的醫療影像資料庫,針對腦、心、肺 三大重大疾病影像資料集,進行醫療影像處理與編譯,期望透過自動分析判讀醫療影像的AI演算法 開發與醫療團隊合作,來實際解決臨床問題。 資源充足、主題明確、數據紮實 聽神經瘤AI計畫三箭齊發 獲科技部「醫療影像專案」補助...

最新國際雙邊學位問與答Q&A

Q1:請問目前生醫光電所是否仍有德國海德堡大學、法國UTT或其他國外學校合作雙邊學位計畫? A1:德國因為疫情的關係,今年開始已不接受新生申請,未來開放時間仍未確定;法國UTT目前則是照常讓學生提出申請。   Q2:請問法國UTT雙邊學位協議的研究所也是該校的生醫光電碩士班嗎? A2:目前陽明大學生醫光電所的學生參與法國UTT雙學位,大多就讀光學與奈米科技之研究型碩士學位(Optics and Nanotechnologies),該校亦有其他相關課程可供學生選擇就讀。  ...

恭喜本所所長郭文娟教授團隊榮獲2020未來科技突破獎 !

郭文娟教授(右二)   郭文娟教授現為生醫光電所特聘教授兼所長及學程主任,其團隊主要研發可攜式、非接觸、無游離輻射及不需螢光標定的高解析活體光學切片術,可提供1至15微米不同觀察尺度需求的活體斷層造影,最高影像擷取速率達每秒400張,已應用於臨床前活體小動物量測到人類眼科、皮膚科、消化道等不同臨床醫學領域及完成多項技轉。 郭文娟教授指出,由於臨床醫療有許多過程需要使用到不同類型針頭的組織穿刺步驟(例如硬膜外麻醉,腹腔鏡手術和顱骨鑽孔等),這些步驟在全球每年可導致多例併發症,因此精準醫療將可提升醫學診療或手術進行的準確率。...